爱游戏
抓住历史机遇巩固林改成果:爱游戏
——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委书记封福高中国绿色时报10月14日报道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山区,是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和水源涵养区。自2006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,以林地增效、农民增收为抓手,通过正确引导、创新举措、真抓实干,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林业生产发展、林农生活富裕。清原县委书记封福高接受记者采访,不仅谈林改的成绩和现状,还谈未来的发展。
他说,总理对清原林改的赞扬和肯定,要成为全县林改持久的动力和方向。谈成绩:主体改革高层赞誉2006年1月,清原县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。
全县集体林应参改面积320万亩,涉及188个行政村。2007年春节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清原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与村民一起过年,赞扬了该县均山、均利的改革举措;同年4月,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率领北方8省(区)林业厅(局)长,对清原进行了林改工作调研,并给予了充分肯定。2008年6月,清原基本完成明晰产权工作,共有186个行政村完成林改任务,完成林改面积318万亩。
谈现状:配套工程扎实推进林改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林业发展、林农致富。林改确权完成后,清原县立即开展了林业配套改革。2007年,清原县投资133万元,新建县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和两个乡镇林业服务分中心,为经营者提供林木采伐、木材运输、植物检疫办证、林权登记、林木流转、抵押贷款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、政策咨询、市场监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。农民利用林木作抵押到银行贷款,累计已贷款3.2亿元。
农民用钱时不再出卖山林,减少了资产流失,也促进了林业和其他产业发展。同年,清原县编制了《集体林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》,实行分类经营、分类管理、分区施策,在12个乡镇确定了33个现代林业示范村,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,将采伐指标落实到农户、地块。2009年,清原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,将采伐限额直接分配到行政村、村民组、私营林场、家庭林场和个人。
行政村、村民组制定简易可行的分配办法,民主、公开、公正地将采伐限额分配到农户、地块。采伐限额实行5年总量控制,允许在一个5年周期内向后结转使用。人工商品林抚育采伐蓄积50立方米以下、皆伐类型采伐蓄积20立方米以下及自用材采伐设计,全部委托乡镇林业站做简易设计,最大限度方便林农。
对发展林下产业的,清原县按省森林经营规程规定的抚育标准下降1个-2个径级,降低郁闭度,为林下种植中药材、山野菜创造条件;对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采伐及林业用地上林龄15年生以下的林木采伐免收育林基金,并对人工林抚育给予补助;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,给予经济扶持和技术指导。截至目前,全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0个,有效提高了林农应对市场、抵御风险的能力。
谈发展:依托资源积聚规模2007年以来,清原县累计造林30万亩,是林改前3年造林的1.6倍;参与造林农户达6万户,占全县农民总户数的86%。同时,以林下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、以红松为主的坚果经济林产业和以刺嫩芽、大叶芹为主的森林食品三大产业基地分别建成65万亩、54万亩、12万亩,完成了由传统单纯造林向森林复合经营模式的转变。
2009年,清原县林业总产值达33亿元,林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8%,比林改前的2005年提高了16%。依托林地资源致富奔小康,正逐步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。今后,清原将把林业工作纳入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、部署。
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,加大育林涵水力度,开展森林保险试点,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态环境,把清原建成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水源基地,同时将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,发展各种形式的森林旅游、农家乐,把清原建设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休闲娱乐基地。同时,还要做强做优特色产业,大力发展林地经济。积极推进一县一品建设,立足森林中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,重点扶持以林下参、龙胆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,加快引进、培育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,全力打造东北地区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基地。
还要抓好食用菌、山野菜和马鹿、林蛙养殖等传统优势特色、绿色产业,把清原建设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绿色食品基地。
本文关键词:爱游戏
本文来源:爱游戏-www.tiondu.com